2025年9月28日下午3点,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在主楼一楼报告厅召开2025级新生见面会,旨在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专业+俄语”中俄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特色、成果,提前为同学们明晰学业路径。

参加2025级新生见面会的有中俄学院孙秋花院长、教务处王冰副处长、研究生院田永梅副院长、学生工作部李函章副部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魏枫院长、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姜子实院长、法学院董捷副书记、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李志斌副院长、生命科学学院马春泉副院长、数学科学学院周影副院长、俄语学院徐美玲副院长及各培养学院辅导员,同时邀请了在校授课的俄方教师。会议由中俄学院副院长唐伟主持。

中俄学院院长孙秋花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史及“专业+俄语”的培养模式的优势。还勉励同学们,要做积极的“链接者”,主动融合;要做勤奋的“穿越者”不惧挑战;要做热情的“共同体”建设者,珍惜缘分。目前,学院负责俄方教师在黑龙江大学任教期间的教学活动及服务管理工作等;负责“促俄乌白”等留学项目申报,赴俄留学生的选拔、推荐、派出、行前培训等工作。

中俄学院俄方院长列兹尼科夫教授委托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叶利佐夫教授代表致辞。他表示,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与黑龙江大学近15年的合作,首创了“专业+俄语”教育模式,已成为中俄联合人才培养的典范。2025级新同学考入中俄学院与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所选择的求学之路注定充满挑战,需要以不懈努力深耕学业。但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有机会一路攀登至本硕博学术高峰,亲手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教务处副处长王冰叮嘱同学们在学习生涯中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特别是要夯实专业基础、严守学术规范。他希望在座同学们不仅要肩负个人成长成才的使命,更要承担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互鉴、学术交流的责任。

研究生院副院长田永梅嘱咐同学们要做严谨笃学的探索者与践行者。无论是俄语,还是专业知识,都必须打下坚实牢固的学术根基。她同时强调,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实践锻炼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俄学院副院长王琦向同学们强调了“专业+俄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学习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阐述。他通过历年的就业率、读研率和出国率等数据,为同学们确立学习目标、规划未来职业方向。

中俄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俄方负责人科斯汀教授、法学专业俄方负责人科罗特什教授、物理学专业俄方负责人诺维科夫教授、金融学专业俄方负责人伊苏波娃教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俄方负责人萨仁科夫教授通过视频形式对同学们表示欢迎。各专业俄方负责人期待与同学们早日相见,并鼓励同学们认真学好俄语和专业知识,努力取得赴俄罗斯留学的机会。

2015届法学专业优秀校友、上海社科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祁,202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优秀校友、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在读博士张庆,2020届金融学专业优秀校友、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在读博士吴雁飞通过视频形式为同学们展示了各自的成长轨迹。优秀校友代表讲述自己从在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刻苦求学的青涩岁月,如今成为活跃在中俄外交、经贸、科技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以亲身经历印证了“专业+俄语”培养模式的价值。

在校生代表,中俄学院2022级本科生物技术专业杨晗同学、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2024级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尚谋同学结合自身跨文化学习的经历,条理清晰地分享了学术探索中的实用技巧、语言提升的有效方法,以及融入中俄文化交流活动的真切心得,每一份经验都饱含诚意。

新生代表,中俄学院2025级本科物理学专业孙晞源同学、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2025级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嘉潞同学则在发言中满含热忱,畅谈初入中俄学院的憧憬,从对双语课程的期待、对中俄文化深度交融的向往,到对未来学术成长与个人发展的美好期许,字字句句都传递着蓬勃的朝气。

未来,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将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深化与各职能部处及培养学院的协同联动,聚力培育爱国担当、德才兼备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持续提升中俄联合人才培养质效,为中俄多领域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更强劲的人才动力。(中俄学院供稿)